2019年口腔執業醫師《答疑周刊》第3期
2019年口腔執業醫師:《答疑周刊》第3期具體信息,助攻口腔執業醫師資格考試考生全力備考,醫學全,在.線網.站搜.集編輯將具體內容整理如下:
【口腔預防醫學】
兒童口腔不良習慣包括
A.吮指
B.吐舌
C.口呼吸
D.偏側咀嚼
E.以上說法均正確
【正確答案】 E
【答案解析】 戒除口腔不良習慣:3歲以上的兒童仍有吮指、咬下唇、吐舌、口呼吸、偏側咀嚼等不良習慣,如果不能通過勸導方法戒除,應及時到醫院就診通過矯治幫助其盡早戒除。對有齲病兒童應及早治療,避免單側咀嚼。對有口呼吸習慣的兒童應檢查其上呼吸道是否通暢,治療扁桃體腫大、腺樣體肥大、鼻甲肥厚等,以保證呼吸道的通暢,糾正口呼吸。
【口腔預防醫學】
牙外傷脫落應將牙
A.浸泡至熱水中
B.自來水沖刷牙根
C.浸泡在75%酒精中
D.將牙泡在新鮮的冷牛奶
E.不作任何處理,迅速到醫院就診
【正確答案】 D
【答案解析】 預防牙外傷:學齡兒童在參加體育活動和游戲時易發生牙外傷,受傷后出現牙齦出血,牙折斷、松動、移位時應立即到醫院就診。如果整個牙脫落時,要用涼開水或自來水沖洗掉牙表面的污物,不要刷、刮牙根部,將沖洗干凈的牙放回到牙槽窩中,或將牙泡在新鮮的冷牛奶、生理鹽水或含在口腔內舌下,迅速到醫院就診。
【衛生法規】
應當在接到報告1小時內向國務院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的是
A.發生傳染病菌種丟失
B.發生傳染病暴發、流行
C.發現不明原因的群體性疾病
D.發生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事件
E.以上說法均正確
【正確答案】 E
【答案解析】 報告的時限和范圍: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省、自治區、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在接到報告1小時內,向國務院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:①發生或者可能發生傳染病暴發、流行;②發生或者發現不明原因的群體性疾;③發生傳染病菌種、毒種丟失;④發生或者可能發生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事件。國務院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對可能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突發事件,立即向國務院報告。
【衛生法規】
醫療機構發現發生或者可能發生傳染病暴發流行時,應當
A.在1小時內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
B.在2小時內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
C.在4小時內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
D.在6小時內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
E.在8小時內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
【正確答案】 B
【答案解析】 根據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機構、醫療機構及有關單位發現:①發生或可能發生傳染病暴發流行的,②發生或可能發生不明原因群體疾病的,③發生或可能發生重大食物中毒或職業中毒的,④發生傳染病菌種、毒種丟失的,都應在2小時內報當地政府衛生行政部門。
更多執業醫師考試信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