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國|北京|天津|河北|山西|湖北|江蘇|安徽|山東|上海|浙江|江西|福建|湖南|吉林|廣東|河南|四川|重慶|遼寧
                  更多>>
                  您現在的位置: 醫學全在線 > 執業護士 > 初級護師 > 中醫護師初級師 > 正文:中醫護理初級護師輔導-中藥給藥指導
          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      2018年中醫護理初級護師輔導-中藥給藥指導

                  更新時間:2018/3/19 護理論壇 網校課程 在線題庫 評論

                  中藥給藥指導

                    服藥方法指導

                    (一)給藥時間

                    一般中藥宜在進食前、后2小時服用,每日2~3次。急性病、熱性病應隨煎隨服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使藥力持久。病位在下,如肝、腎疾病,宜在飯前服;病位在上,如眼病、咽喉病、宜在飯后服。健胃藥、制酸藥宜飯前1小時服用。消導藥、對胃腸有刺激作用的藥物宜飯后1小時服用。安神藥宜睡前半小時服用。滋補藥宜空腹服用。驅蟲藥宜清晨空腹或晚上睡前服用。涌吐藥宜清晨、午前服用。峻下逐水藥宜清晨空腹服用。瀉下藥宜入夜睡前服用,病情嚴重者,可不拘于此,應酌情給藥。止瀉藥宜及時給予,按時再服,泄止停藥。澀精止遺藥宜早、晚各服一次。調經藥宜行經前數日和經期服用。平喘藥宜哮喘發作前2小時服用。治瘧藥宜發作前3~5小時服用。特殊情況,應遵醫囑給藥,如雞鳴散宜在凌晨4點空腹服用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(二)服藥溫度

                    服藥溫度一般指中藥湯劑的藥液溫度,有溫服,熱服,冷服之分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1、溫服 溫服是指將煎好的湯藥放溫后服用。中成藥多用溫開水、酒、藥引等溫熱液體送服。一般湯劑均宜溫服,因過冷或過熱均會對胃腸道產生不良刺激。一些對胃腸有刺激的藥物,如乳香、沒藥等,易引起惡心、嘔吐,溫服則可減輕上述不良反應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2、熱服 熱服是指將剛煎好的藥液趁熱服下。寒證宜熱藥熱服,屬“寒者熱之”。真熱假寒證宜寒藥熱服,屬“治熱以寒,溫而行之”,以減少患者服藥格拒;仃栄a益藥、發汗解表藥、活血化瘀藥、頭疹藥等宜熱服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3、冷服 冷服是將煎好的湯劑放冷后服下。熱證宜寒藥冷服,屬“熱者寒之”。真寒假熱證宜熱藥冷服,屬“治寒以熱,涼血行之”。止血、收斂、清熱、解毒、祛暑等湯劑宜冷服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(三)服藥劑量

                    一般疾病服藥,多采用每日1劑,早晚2次或早中晚3次分服,每次約200~250毫升。病情急重者,可每隔4小時左右服藥1次,晝夜不停,使藥力持續,有利于頓挫病勢。應用藥力較強的藥,如發汗藥、瀉下藥時,服藥應中病即止,以得汗、得下為度,不必盡劑,以免汗、下太過,損傷元氣。嘔吐患者服藥宜小劑量頻服。中成藥根據劑型不同及要求可給予片、丸、粒、克等單位藥量服用,小兒根據要求和年輕酌情減量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(四)服藥護理

                    服藥后應休息一會兒,觀察藥物反應,特別是峻烈的藥物,初服之后更應注意。不同患者和藥物,在護理上有不同的要求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1、服發汗藥后,應多飲熱開水、熱湯或稀粥,以助藥力、助汗。仔細觀察患者的出汗情況,只宜周身微汗,不可大汗,否則易耗傷津液,甚則出現虛脫。汗出過多時,應及時用干毛巾或熱毛巾擦干,注意避風寒。服藥期間,飲食宜清淡、易消化的食物,忌食酸性和生冷、油膩的食物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2、滋補藥一般宜在飯前空腹服用,以利藥物吸收,但急癥可不受此限。服藥期間忌食辛辣、油膩、生冷和纖維素多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及錄播、菜菔子、茶葉等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3、服瀉下藥應中病即止,邪去為度,不宜過劑,凡血虛、陰虛火旺者慎用。飲食宜溫通、易消化,以助藥力;忌食生冷瓜果之品,以免影響藥效的發揮或損傷胃腸。要注意記錄大便次數及顏色、質地等變化,根據大便次數和量的多少來確定藥物的用量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4、服驅蟲藥后,要告知患者服藥后可能出現輕度腹痛,注意觀察大便有無寄生蟲排除,并記錄排蟲的時間、數量及種類。如出現頭昏眼花等異常狀況應及時處理。應用毒性較大的驅蟲藥,要注意用量、用法,以免中毒或損傷正氣;對孕婦、年老體弱者亦應當慎用,腹痛劇烈者,暫時不宜驅蟲,待癥狀緩解后,再用驅蟲藥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5、為重患者服藥后,應嚴密觀察其神志、瞳孔、生命體征、四肢寒溫及唇面顏色的變化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6、服排石藥后應囑患者做跳躍運動,要注意患者大小便中有無結石排出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7、服用藥酒時切勿過量,以免引起頭昏頭痛、嘔吐、心悸等不良反應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8、服催吐藥后要注意觀察嘔吐物的顏色、質地、氣味,服藥后仍不能嘔吐者,可用手指或羽毛搽掃咽喉,以助嘔吐。但嘔吐不可太過,要中病即止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9、嬰幼兒服藥時,可加少量糖類,便于吞服,并注意防止藥物吸入氣管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10、氣味芳香、富含揮發油芳香化濕藥,入湯劑時不宜久煎,以免影響藥效。水腫患者飲食宜清淡,可多食用白菜、芹菜、馬齒筧等有淡滲利濕利尿作用的食物,忌生冷油膩之物。服藥后要注意觀察小便的次數、尿量變化、水腫消退等情況。鼓脹患者服藥后應分別測體重和腹圍,并做好詳細記錄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11、閉證患者可用鼻飼法服藥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12、服藥后出現一場情況,如腹痛、氣短、面色蒼白、大汗出、脈沉細等,應及時處理。

                  熱點關注:

                  2018年初級護師考試指南

                  2018年初級護師考試題庫下載

                  2018年初級護師考試大綱

                  醫學全在線網會第一時間發布最新的護師考試信息,愿廣大考生及時關注。

                  關于我們 - 聯系我們 -版權申明 -誠聘英才 - 網站地圖 - 醫學論壇 - 醫學博客 - 網絡課程 - 幫助
                  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© CopyRight 2006-2046, MED126.COM, All Rights Reserved
                  浙ICP備12017320號
                  百度大聯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
                  日韩精品第一页_日韩精品东京热_日韩精品二三区